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百年梦·党旗红 | 党史回眸,百年瞬间(第九期5.16-5.22)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5-19


  来源:中国纺联党委办公室

  1989年5月16日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1989年5月16日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两位领导人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随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苏两党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5月16日至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应邀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1980年5月17日

  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刘少奇在“文革”中遭受不公正待遇时曾说过一句话:“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事实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致悼词,指出:刘少奇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一伙出于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利用我们党的缺点和错误,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同志在河南开封不幸病故。这是我党和我国人民巨大的损失。党中央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确凿的证据,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彻底推倒了强加在刘少奇同志身上的种种罪名,郑重地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36年5月18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西征战役行动命令

  1936年5月18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西征战役行动命令。命令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的红一、红十五军团和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进行西征战役,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发动进攻。西征战役历时2月余,经过两个阶段的作战,对坚持反共的宁夏军阀马鸿逵、马鸿宾部予以重大打击,除杀伤大量敌军外,俘获其官兵2000余人,开辟了纵横200余公里的新根据地,并与陕甘老根据地连成一片。这次战役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发展西北的抗日新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1年5月19日

  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

  1941年5月19日 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指出党内存在的各种违反党性的错误倾向,并提出克服的办法。8月1日,又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讨论了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问题,确认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博古等人领导的党中央所犯的“左”倾错误是“路线错误”。一些受王明影响而犯过错误的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会议决定在全党发动思想革命,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1947年5月20日

  五二○血案

  1947年5月20日 国民党当局制造五二○血案。由于国民党政府把大量教育经费挪用于内战,使得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危机日趋严重。1947年四五月间,上海、南京等许多城市的学生发出“抢救教育危机”、“向炮口要饭吃的呼声”;5月20日,京、沪、苏、杭16所专科以上学校5000余名学生在南京中央大学会合后,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游行队伍在珠江路口遭到水龙喷射和棍棒、皮鞭殴打,重伤19人,轻伤90余人,被捕20余人,这就是五二○血案。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方针的指引下,以五二○运动为高潮,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扩大到国民党区6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了人民大革命的第二条战线。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斗争这两条战线上的胜利,使蒋介石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

 


 

  1927年5月21日

  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1日 湖南的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即马日事变),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及其他革命组织,捕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这个事变是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党右派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党右派公开合流的信号。

 

  1962年5月22日

  首届“百花奖”颁奖大会

  1962年5月22日 中国影协举行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大会。这是第一次全国群众性的电影评奖活动。评奖的对象是1960年至1961年两年中出品的各种影片。这次评奖,3个月内共收到选票11.79万张,根据评奖内容和读者选票的多寡,最后评选出了各项最佳奖。《红色娘子军》获得最佳电影故事片奖。“百花奖”在1963年第二届评奖之后,中断了17年。1980年1月10日,中国影协决定恢复“百花奖”。截至2010年,“百花奖”已举办了30届。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